人类构建社会知识体系 大体分为两部分 分别是?
如何才能构建起知识体系呢?而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分别是知识解析和体系化。
1、知识解析
知识解析,其实就是要求我们搞清楚这个新知识新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有什么价值,可以应用到什么场景下,这样我们才好在第二步的体系化中对其进行归类与关联其他知识点。
比如“黄金圈法则”这个思维模型,讲的是看问题的三个层面。最内层是为什么,主要讲原因、目标;中间指怎么做,讲的是具体的操作方法和路径; 最外层是什么,主要讲这件事情是什么 。当我们思考问题时,就可以应用这个思维模型由内而外去探究事物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这其实就是在解析“黄金圈法则”这个知识点,在体系化的分类时,就可以将其放到关于“思考力”的一组思维模型中进行关联与对比。
2、体系化
在将知识体系化方面有一个典范人物,那就是台湾作家李敖先生。
李敖先生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一生嗜书如命,家中藏书万余册,他博闻强记,记忆力非常好。
他曾透露的读书方法是将书籍“分尸”掉,即用剪刀美工刀将书中需要的段落切下来,背面也需要的话,要么影印,要么一次买两本,切下来的内容再进行分类。
怎么分?他会在自己做的夹子上写上标签,把资料全部分类整理。分得很细,可以分出几千个类别来,比图书馆的分类细得多。一本书看完后,就全部进了他的夹子里。
比如图书馆分的哲学类,宗教类;宗教分了道教、佛教,天主教。而他会继续往下分,天主教还分神父,神父还分同性恋类,还俗类……
李敖先生的方法,实际就是一个整理细分的过程。在细分的过程中理解新知识,并将其与已有知识进行关联, 是非常有助于记忆的,也就能更加牢固地掌握新知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