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百科全书说的是谁?
说的是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接受了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人文主义教育成果和先进教育家(如培根等)的思想,批判中世纪的学校摧残儿童的身心,提出教育必须遵循和适应自然的原则、主张设置百科全书式的课程理论。
在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中,关于事物的知识和言语学习应是同步进行的。夸美纽斯主张孩子们应先在母语学校学习运用本族语,接受合乎语法规范的读写训练,以更好地学习事物。
《母育学校》(1628-1630)主要是强调家庭学前教育,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拟订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制订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可以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任务,因为启蒙教育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和人类文明的各个方面。然而,以下是一些可以作为起点的主题和内容,以帮助制订启蒙教育大纲:
1. 基础学科:包括语言、数学、科学、历史、地理等基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2. 社会科学:介绍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公民意识。
3. 文学和艺术:涵盖经典文学作品、艺术形式和表现,培养审美能力和文学、艺术的理解与欣赏。
4. 人类历史和文化:介绍各个历史时期和世界各个地区的重大事件、领导人、文化传统和发展历程。
5. 多元文化和国际视野:培养对不同文化和多元社会的尊重和理解,促进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
6. 人类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传授基本的道德原则,培养道德判断力和良好的价值观。
7. 科学与技术:介绍科学发展和技术应用,鼓励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健康和体育:教授健康知识和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以上只是一些主题和内容的示例,并不能覆盖所有的启蒙教育领域。在制定启蒙教育大纲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目标受众的年龄和需求来进行细化和定制化。同时,鼓励创新教学方式和教育技术的应用,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和发展。
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夸美纽斯(1592-1670),捷克人。于1632年完成著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夸美纽斯因此被称为“教育学之父”。
“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这正是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的生动体现。“一切知识”,即广泛的自然知识,夸美纽斯因此提倡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一切人”,即普罗大众,夸美纽斯的泛智教育体现了普及教育的思想。
百科全书有几本?
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也作encyclopedia)是指一种大型参考书。采用词典的形式编排,收各科专门名词、术语,分列条目,详细解说,比较完备的介绍文化科学知识。由包罗万象的综合性的百科全书,也有专科性的百科全书,如医学百科全书、工程技术百科全书等。 百科全书是对人类过去积累的全部知识或某一类知识的书面摘要。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编写过全面讲述当时学问的讲义,被西方奉为“百科全书之父”,中国汉初的《尔雅》,是中国百科全书性质著作的渊源。中文“百科全书”一词是20世纪初才出现的。近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者是法国学者D.狄德罗,以他为首的法国百科全书派于1751~1772年编纂出版了《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18世纪~20世纪,英、德、法、意、苏、日,西等国相继编纂出版了一批权威性的百科全书,如《不列颠百科全书》、 《美国百科全书》、《苏联大百科全书》、《世界大百科事典》等。西方现代百科全书大多按字顺编排,突出工具书的检索功能,并采用小条目主义的编纂思想。注重百科全书教育功能的则采用大条目主义。修订的方式有再版制、补卷制、出版年鉴和连续修订制4种。中国古代的类书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偏重古文史。 自1978年起开始编辑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总计74卷,历时15年,于1993年8月全部出齐。并于2009年出版了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