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为什么说欧·亨利是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 2024-09-04 15:38:04 0 0 一、美国百科全书的介绍《美国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Americana),美国Scholastic出版的百科全书,是英语世界著名的大型综合性百科全书之一,与《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ædia Britannica)、《科里尔百科全书》(Collier's Encyclopedia)合称“ABC百科全书”(the ABCs)。第1版《大美百科全书》于1829年至1833年在美国出版,共13卷,以第7版《布罗克豪斯社交辞典》为本。1846年追加第14卷出版。一个重要的新版本出现在1918至1920年,共30卷,由George Edwin Rines主编。1991年中文版《大美百科全书》由光复书局出版。二、被西方誉为是世界上最早科技百科全书的是什么书我国明朝的《永乐大典》被西方誉为世界上最早的科技百科全书。《永乐大典》这部书记录的是我国十四世纪前的多个领域的资料,比如说天文地理、阴阳僧道、医疗占卜、哲学、各种工艺、农艺、戏曲等。全书一共有两万多卷,约三亿七千万字,内容涵盖了我国几千年来的知识,被称为万书之书,比《大英百科全书》早了三百多年,采集了七八千种我国古代典籍图书,是世界迄今为止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编过两次,第一次的名字是《文献大成》,永乐皇帝朱棣不满意,第二次由姚广孝等人重编,编撰团队人数就多达两千多人,算上其他参与者,人数超过了两万多,集齐采选了当时明朝所有的书,后来又有大批人参与绘图、抄写等工作,可见工程非常浩大。完成以后皇帝很满意,亲自给它写序,并给这部书赐名为《永乐大典》。本书的监修姚广孝,是明朝有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佛学家,他对儒释道都非常精通,还是朱棣的谋士,靖难之役帮助朱棣顺利称帝,是个非常厉害的人。现在这部书的正本在哪里目前未知,已知残存的就只有八百余卷副本,和其他版本的抄本,并且还散落在世界各地。它是非常珍贵的,比如说,道教书籍在元朝的时候几乎被烧光,而《永乐大典》记载了几乎所有流传到明朝以前的道教的经典。三、美国百科全书的历史版本美国的标准型综合性大百科全书。初版是德国移民F.李勃于1829~1833年以德国《布罗克豪斯社交词典》第七版为范本编成的,共13卷。1903~1904年经过改编增为16卷。后又经多次修订,1912年修订版为22卷。1918~1920年再经重编改版,共30卷,遂成为后来历次修订版的基础,并从此采取了连续修订制。每年修订约10%的内容。《美国百科全书》的条目按字母顺序编排,主要对象是成年人、高级知识分子读者。全书最新重印本30卷,约3150万词,收有 6万条目。采取狭主题、小条目的编法。但对重大主题也设置大条目,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条长达 169页。全书约有插图2万幅,另有许多彩色插页。条目释文内共有地图 1100幅。全书图文比为1:1500词。条目之间建立有严谨的参见系统,采取集中参见和随释文参见相结合的方式。该书内容偏重美国和加拿大的历史、人物和地理资料,人物条目和科技条目篇幅较大,前者约占40%,后者占30%多。四、为什么说欧·亨利是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因为其作品大多以新颖的艺术构思,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微笑”的创作风格反映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下层百姓的生活所以被称作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参考:欧·亨利(1862~1910),美国最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曾获得过“美国的契诃夫”“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等美誉。其作品大多以新颖的艺术构思,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微笑”的创作风格反映美国社会尤其是纽约下层百姓的生活,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作品中频繁使用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结局被称作“欧·亨利式结尾”。奇特又耐人寻味的故事,动人而笔触细腻的情节,丰富又朴实含蓄的语言,使他的许多作品,尤其是《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一片叶子》等代表作,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林,为世界人民所喜爱。【作家故事】●欧·亨利曾在得克萨斯州奥斯丁第一国民银行工作,一次,他负责的出纳账目上短缺了一笔一千镑左右的款子,陪审团以侵吞银行存款的同谋罪对欧·亨利进行控告。他一口气跑到了新奥尔良,然后坐船逃到了洪都拉斯。在洪都拉斯那几年,波特混得相当差,这使他觉得与其在外面流浪、挨饿、睡公园,不如回去蹲监狱单间,至少吃喝不用愁。于是他又跑回了新奥尔良,在这里,他混了很长一段时间,波特的文学生涯,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欧·亨利曾远离故乡,去西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牧场做牧羊人。广阔的牧场练就了他一身出色的骑术。辽阔的西部草原和粗狂、豪放、清新自然的牧人生活给他以深刻的影响。有别于东部都市生活的两年牧民生活,为他以后有关西部生活的作品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础。●欧·亨利曾住在曼哈顿的麦德寿广场附近的一所公寓里,常常在明亮的窗前仔细地观察过往的人群,或者漫步在大街上,在饭馆、旅店,甚至公园里与人们接触交往。他把他的见闻感受,对社会、人们真切的了解都写入了小说中。●小说创作给欧·亨利带来了巨大荣誉,但是他却仍默默无闻地过着孤独生活。他在一封没有写完的信中倾诉:“我希望叙述自己平生的人不是讲给听众或牧师听,而要这样:假定他流落在大海的孤岛上,再没有获救的希望,他讲故事只给自己,说出自己的事迹、经历和见解。作品链接●欧·亨利式结尾。欧·亨利从他感知到的充满悬念和意外的生活中得到启发,模拟现实生活设置小说的情节。他总是在小说情节发展过程中作下铺垫,埋下伏笔,对最重要的事实却守口如瓶;结尾时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出现一个意料不及的结局,向读者揭示整个故事的意义和人物性格及行为的全部真实,使读者在惊愕之余,拍案叫绝,不能不承认故事的合情合理,赞叹作者构思的巧妙。这种手法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中屡见不鲜,被誉为“欧·亨利式结尾”。事实上,很多短篇小说大师也常常在文章情节结尾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产生独特的艺术魅力。●“美国的契诃夫”欧·亨利被誉为是“美国的契诃夫”。其家庭出身、生卒年月、社会经历和作品的人物形象、艺术风格,都与俄国短篇小说大师契诃夫十分接近。他和契诃夫一样出身于平民家庭,年轻时也曾从事过医治工作,作品人物也大多是社会底层挣扎的普通人,艺术风格也同样是带着貌似幽默实为辛酸的“含泪的微笑”。此外,在创作速度之快和技巧之精方面,他与契诃夫也十分相近,契诃夫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写作,20年间写出了400余篇中短篇小说;而欧·亨利于19世纪90年代末开始写作,20年间写出的短篇小说也多达300余篇。艺术上,两人都擅长运用夸张、幽默和隐喻等讽刺手段,其作文构思技巧也都一直举世公认。可见,说欧·亨利是“美国的契诃夫”,实不算过誉。●“含泪的微笑”“含泪的微笑”是欧·亨利小说的创作风格,是作品喜剧形式和悲剧内涵的有机结合。“微笑”是其喜剧形式。诙谐的语言,轻松的叙述,巧妙的情节,幽默讽刺甚至玩世不恭的语调,夸张、嘲讽、双关等手法的运用,都让读者忍俊不禁;“含泪”是其悲剧内涵,欧·亨利小说轻松的文字背后是内里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作品多揭示现实的不合理,表现小人物的辛酸,作者用“含泪的微笑”抚慰那些小人物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承受的心灵创伤,寄寓他们深深的同情。五、美国百科全书是什么意思《美国百科全书》The Encyclopedia Americana美国的标准型综合性大百科全书。初版是德国移民F.李勃于1829~1833年以德国《布罗克豪斯社交词典》第七版为范本编成的,共13卷。1903~1904年经过改编增为 16卷。后又经多次修订,1912年修订版为22卷。1918~ 1920年再经重编改版,共30卷,遂成为后来历次修订版的基础,并从此采取了连续修订制。每年修订约10%的内容。《美国百科全书》的条目按字母顺序编排,主要对象是成年人、高级知识分子读者。全书最新重印本30卷,约3150万词,收有 6万条目。采取狭主题、小条目的编法。但对重大主题也设置大条目,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条长达 169页。全书约有插图2万幅,另有许多彩色插页。条目释文内共有地图 1100幅。全书图文比为1∶1500词。条目之间建立有严谨的参见系统,采取集中参见和随释文参见相结合的方式。该书内容偏重美国和加拿大的历史、人物和地理资料,人物条目和科技条目篇幅较大,前者约占40%,后者占30%多。《美国百科全书》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