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历史故事,北京颐和园历史故事 2024-08-28 03:10:58 0 0 一、颐和园的故事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带,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为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动用448万两白银在这里改建为清漪园,形成了从现清华园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园,作消夏游乐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的破坏,珍宝被劫掠一空。清朝灭亡后,颐和园在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时期,又遭破坏。扩展资料:历史沿革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为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大泊湖、瓮山泊、西湖。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金主完颜亮在此设置金山行宫。元朝定都北京后,为接济漕运用水需要,水利学家郭守敬开辟上游水源,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注入湖中,使水势增大,成为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的蓄水库。明朝弘治七年(1494年),明孝宗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瓮山前建圆静寺,后荒废。此后瓮山周围的园林逐渐增多。明武宗在湖滨修建行宫,称“好山园”,为皇室园林。明武宗、明神宗都曾在此泛舟游乐。明熹宗时,魏忠贤曾将好山园据为己有。清朝乾隆初年,北京西郊海淀一带的园林增多,大量的园林用水使得耗水量与日俱增,当时园林用水除了流量较小的万泉河水系外,多来自玉泉山发源、流入西湖之水,而这也是明代以来通惠河的水源。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了筹备崇德皇太后(孝圣宪皇后)的60大寿,乾隆帝以治理京西水系为藉口下令拓挖西湖,拦截西山、玉泉山、寿安山来水,并在西湖西边开挖高水湖和养水湖,以此三湖作为蓄水库,保证宫廷园林用水,并为周围农田提供灌溉用水。乾隆帝以汉武帝挖昆明池操练水军的典故将西湖更名为昆明湖,将挖湖土方堆筑於湖北的瓮山,并将瓮山改名为万寿山。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清漪园,耗银480余万两。清漪园内以中国古代神话中“海上三仙山”的构思,在昆明湖及西侧的两湖内建造三个小岛:南湖岛、团城岛、藻鉴堂岛,以比喻海上三山:蓬莱、方丈、瀛洲。清漪园的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为蓝本,同时广泛仿建江南园林及山水名胜。如凤凰墩仿太湖、景明楼仿岳阳楼、望蟾阁仿黄鹤楼、后溪湖买卖街仿苏州水街、西所买卖街仿扬州廿四桥等等。园内的主体建筑为大报恩延寿寺,并有一条长达700多米尺的长廊,其建筑与装饰绘画都相当精彩具有艺术价值以及众多游赏建筑。颐和园万寿山清漪园园中理政及居住性质的建筑极少,乾隆帝游览清漪园均为当日往返,从未在园中居住。颐和园鼎盛时期,规模宏大,占地面积2.97平方公里(2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大约220公顷)。园内建筑以佛香阁为中心,园中有景点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2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筑3000多间。其中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园、大戏台为代表性建筑。古树名木1600余株。清朝道光年后,由于国力衰弱,宣布撤三山陈设,清漪园逐渐荒废。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大火烧毁。光绪十年至二十一年(1884年至1895年),为慈禧太后退居休养,以光绪帝名义下令重建清漪园。由于经费有限,乃集中财力修复前山建筑群,并在昆明湖四周加筑围墙,改名颐和园,成为离宫。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园内建筑及文物遭八国联军破坏,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修复。颐和园尽管大体上全面恢复了清漪园的景观,但很多质量上有所下降。许多高层建筑由于经费的关系被迫减矮,尺度也有所缩小。如文昌阁城楼从三层减为两层,乐寿堂从重檐改为单檐,也有加高的建筑,如大戏楼。苏州街被焚毁后再也没有恢复。由于慈禧偏爱苏式彩画,许多房屋亭廊的彩画也由和玺彩画变为苏式彩画,在细节上改变了清漪园的原貌。二、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版权信息《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是一本由易明编著、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的历史书籍,出版时间为2009年1月1日。这本书详细记录了颐和园长廊上的彩画故事,总字数约为30万字,共有350页,开本为16开,使用胶版纸印刷,封面采用平装设计。本书属于图书类,具体分类为历史类中的中国古代史。定价为58元。颐和园位于中国北京市,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之一,长廊是其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长廊全长728米,共273间,每间都绘制有不同的彩画,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山水风景等,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绘画的高超技艺,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一书详细介绍了长廊上每一幅彩画的故事背景、艺术特点以及文化意义。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到长廊彩画背后的历史典故、神话传说,以及画家们如何将这些故事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书中不仅包含了对每幅彩画的详细描述,还对长廊的建筑结构、历史变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颐和园长廊的历史背景、建筑特色以及它在古代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总之,《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是一本深入挖掘颐和园长廊彩画文化内涵的优秀著作,对于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希望深入了解颐和园历史与艺术价值的读者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书。扩展资料颐和园长廊彩画故事全集是阐述长廊彩画故事的图书,采用全彩版印刷。该书首次裳括了长廊中的全部大幅人物彩画。第二,首次披露了长廊彩画中一批临仿清代著名画家作品的绘画。第三,首次按历史阶段和故事情节编排所有长廊彩画故事,通过长廊300多幅彩画将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串联了起来。第四,首次精心设计的“长廊人物彩画位置表”。第五,首次收录了1 00多个新的彩画故事。第六,长廊彩画基本是按人物、花乌、山水、古建四类题材画间隔排序的。第七,首次收有几十首彩画原配题款诗,并结合彩画故事的内容,收录了近百首古体诗词。三、北京颐和园历史故事北京颐和园拥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大家在历史书上都学习了相关的知识,这是清朝中期乾隆年间修建的皇家园林,在近代史上被战火数次摧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颐和园的历史故事。颐和园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在260余年里历经了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军阀混战的焚毁、破坏、修复之后,如今已成中国重点旅游景点,彰显著皇家园林的气派。而有关它的故事,隐藏在它身上的秘密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福山寿海”的传说据说,在颐和园的布局里,巧妙地藏着“福寿禄”之意,如果从高空俯瞰颐和园的昆明湖,就会发现乾隆皇帝在山水中布下神秘的迷局——昆明湖外形很像一个大寿桃。这是天然形成的还是有意建造的这个寿桃是乾隆皇帝的手笔,是他为母亲孝圣宪皇太后过大寿而建,有“福山寿海”之说。在乾隆二十五年的佛诞日,乾隆前往大报恩延寿寺瞻礼后,还特地赋诗一首,重申了自己为母建寺祝寿的意图——“慈寿希如山样崇”。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命清代皇家建筑设计总管“样式雷”,也就是雷家第七代传人雷廷昌负责修建颐和园,但乾隆要求在园子里体现“福、禄、寿”三个字。雷廷昌正在为设计形状发愁时,一位老者突然造访。好客的雷家邀请老者住了一宿,当老者次日离开时,从兜里拿出一个寿桃,放在了桌子上。这时候,突然有只蝙蝠恰好落在寿桃旁边,在桌子周围上下飞翔,这样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引起了雷廷昌的思考。雷廷昌一拍脑门,回屋铺开图纸,写下“桃山水泊,仙蝠捧寿”八个字,就把昆明湖设计成了一个寿桃形状,万寿山设计成了一只蝙蝠,完美的完成了乾隆交代的任务。乾隆帝崇佛信佛清朝各帝都推崇佛教,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帝还精研佛学,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的儒、释、道三家文化采取了三教一家,圆融一体的对待,坚持了三教平等的政策,这在历史上都已是定论。乾隆帝在满族原始宗教信仰———萨满教的祭祀中规定首祭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并用大典的形式颁行天下,这充分说明乾隆帝是崇佛、信佛的。乾隆以祝寿来报恩,自己也笃信佛教。拈香敬佛念佛珠已溶入乾隆帝日常生活习惯中,成为他每天必修的“功课”。当时,园内佛寺的活动相当多,万寿山上香火缭绕。乾隆十八年,佛香阁工程尚未完工,乾隆帝便在浴佛节前往大报恩延寿寺礼佛。大报恩延寿寺建成后,即使在新春佳节热闹之际,乾隆帝也会偷闲前往礼佛。在佛教的节日,乾隆帝更是不会忘记大报恩延寿寺的佛事。乾隆年间,一位清朝宗室画家弘_,画了一幅畿辅水利图。在清漪园这部分,可以看到今天的这座岛,当年是颐和园中的重要建筑——治镜阁。从考证中,可以看出治境阁仿造坛城修建,是一座佛教建筑,给皇帝修身养性用的。当年英法联军洗劫颐和园的时候,无法进入这里,便用火炮轰击一番。等到光绪年间,慈禧重修颐和园时,由于缺少木料,便将这里彻底拆除,这个地方也就从此荒废了。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