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生活风俗百度百科?回族的风俗习惯

一、回民的饮食禁忌

回族除忌食猪肉外,对奇形怪状、污秽不洁、爪利牙锐和性情凶恶的飞禽、猛兽及鱼类,回族都禁食。

1.就禽类来说吃谷的、有胃的、似鸡嘴的可以吃,如鸡、鸭、鹅、鹌鹑、鸽等,而似鹰嘴、食肉的则不能吃,如老鹰、枭、骛、秃鹫、乌鸦等;

2.凡兽类是吃草的、反刍的、有四蹄的、性情驯善的可以吃,如牛、羊、骆驼、鹿、兔等,反之则不可以,如虎、豹、狼、狮、鼠、蛇、驴、马、骡、狗及猴、熊、象等;

3.海中之鱼可以吃的是腹下有翅膀,身上有鳞,脊上有刺,有头尾的,如鲤鱼、鲢鱼、鲫鱼、黄花鱼、带鱼等,不能食用的有鲸鱼、鲨鱼和乌龟等,海豹、海狮等也在禁食范围之内。

扩展资料:

回族人的生活禁忌:

1.回族禁止求签、玩赌、拜偶像。

自古至今,男女老少均不让阴阳、算命先生给自己算命,也不去给别人算命,不揣骨相面,不信风水阴宅,不求仙方神药,不搞驱鬼治病等等。回族认为求签、算命等这一切都是不正当的污秽行为。

2.回族禁止拜任何偶像

在回民聚居的村寨一般不搞人头塑像,家里忌摆各种人物和动物塑像,墙上也不愿挂人头画像,只挂山水风景画。有的回民家里虽挂了人物或动物画像,但礼拜时,在画像的眼晴上盖一张白纸。

3.回族还严禁玩赌

认为玩赌对己、对别人、对社会都不利,认为玩赌是“哈拉姆”(阿拉伯语),所赚之钱不劳而获,是不义之财,使不得。过去回族当中也有个别人玩赌,其结果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参考资料:回族的禁忌习俗--新华网

二、回族的风俗习惯

有人说:回民不吃猪肉,不喝酒是一种“风俗习惯”,甚至回民自己也说:请尊重我们的“风俗习惯”。实际上,这是一个严重的概念上的错误!极大的曲解了伊斯兰精神。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所谓的“风俗习惯”都是可以改变的。比方说:满族人的风俗习惯是男人留辫子,请问现在的满人有几个留辫子呢?汉人讲究满发,可在清朝,哪个敢不留辫子!像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所以稍有社会常识的人,都会知道“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改变的,而我们回民,不吃猪肉、不喝酒------等等,是任何时期,任何朝代都不能改变的,是永恒的禁令,是真主的法律。

按照伊斯兰的法律,生活律例包括两方面:即权利和责任。每一位接受伊斯兰信仰的人,要依照规定的权利和责任而生活。概括的说,伊斯兰法律规定每一个人有四种权利和责任,即(1)必须履行真主的天命,像念、礼、斋、课、朝及圣战等;(2)自己对自己的权利;(3)别人对自己的权利;(4)真主所赋予,为了自己利益,运用各种智能物力的权利和责任。这是伊斯兰的基石,每一位穆斯林,必须诚实而谨慎地履行。关于第一种权利和责任,目前国内教义学方面的文章中讲得较多,故本文就只着重讲一讲关于自己对自己的权利。

个人的权利,也就是一个人对他自己要求的权利。事实上,人对自己往往比对待别人更残酷,更不公道。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一个人怎么可能对自己不公道呢?人不是最爱他自己吗?他怎么可能把自己当作敌人?这看来是无法使人理解的。但如果我们深入一层去看问题,就会看到这种说法有相当的道理。

一个人感觉到一种强烈的欲望时。他不去抗拒这种欲望,反而屈服于这种欲望,而且由于这种欲望的满足,故意伤害到自己,这就是一个人最大的弱点。有人喜欢喝酒,一天不喝,就睡不着觉,就焦躁不安;喝酒使他损失了金钱、健康、名誉和他所有的一切,但他仍不戒酒。有人很“好”吃,贪图猪肉,全然不顾及胆固醇的增高,脾胃的寒虚以及它的各种寄生虫的传染,因此糟蹋了身体,危及生命。有人成为性欲的奴隶,因此纵欲而毁了自己。有的人迷于超俗入仙,就压抑自己固有的人性,拒绝肉体的正常需要,控制食欲,衣不逸体,出家隐居于山林之间;他以为这个世界对他没有意义,并憎恶这个世界,用玩世的态度打发人生,以上只是几个例子,证明人往往有走极端的倾向而终于在某一领域里迷失了自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遇到许多诸如此类的事,看到有人不能适当调整生活中的各方面,不能保持生活中各方面的平衡而陷入痛苦的深渊中。

伊斯兰代表着人类的福祉:伊斯兰的目的,是建立一种平衡稳定,健康向上的生活。所以伊斯兰明确宣称:一个人对他自己有某种权利,原因就在这一点。

《伊斯兰》禁止吃血、酗酒、有毒的药物、猪肉、狗肉,有毒的和不清洁的动物及动物的尸体。这些东西都能在一个人的身体上、道德上、智力上及精神生活上,产生不良的影响。就拿“酒”来说吧,有一位专家所说的十分中肯,他说:“人类所遭受到的打击,再没有比遭受酒的打击更厉害的了。倘若到世界各地的一切医院里作一次普遍性统计的话,其中患狂暴和难以医治的许多病患者,无一不是因饮酒而造成的;从那些自杀和杀人者的统计来看,也是出于饮酒所致。世界上还有许多因饮酒而导致神经痛、肠胃痛的呻吟诉苦者,还有因饮酒而造成倾家荡产者,家破人亡者;如果作这样一次普查的话,一定会得到一个惊人的数字。但是,我们发现对于饮酒者来说,仅仅是一个小小的教训。”至于中国古人总结的酒的三大害处:“伤身、乱性、丧志。”更是再明白不过了。除了禁止食用以上所说的东西以外,伊斯兰也同时教导大家要使用清洁的、健康的、有用的东西。要大家吃清洁的食物,这是因为一个人的肉体,有权利要求他作到这一点。伊斯兰法律禁止赤身裸体,命令人要穿上端庄的服装;教训人以工作谋生,不能游手好闲。伊斯兰不相信人应该压制性欲,但却要求人要控制及调节性欲,并在婚姻中求得性欲的满足。伊斯兰严格禁止自杀,并强调人的生命是属于真主的,个人的生命几等于是,真主托付保管的东西,你可以好自为之,但不能任意加以糟蹋或毁坏。这就是伊斯兰教导给人们的一种思想,即人对他自己有某种权利,而且有责任依照“教法”的规定努力履行这种权利。

以上回民生活中的种种禁令,可以看出这绝不是什么“风俗习惯”,而是真主严格的法律规定。在此,我们要向全体回民同胞大声呼吁:禁酒——是真主的命令!饮酒——是犯法的行为!喝酒和吃所有的禁忌品是同样的非法!如果你还想成为一个回民,一个真正的穆斯林,你就赶快停止饮酒吧!哪怕是低度的啤酒!

三、回民都有什么风俗习惯

1、饮食

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回族禁食猪、马、驴、骡、狗和一切自死的动物、动物血,禁食一切形象丑恶的飞禽走兽,无论牛、羊、骆驼及鸡禽,均需经阿訇或做礼拜的人念安拉之名然后屠宰,否则不能食用。

2、衣着

回族妇女一般都头戴白圆撮口帽,戴盖头(也叫搭盖头)。无论在泉州、广州、海南等沿海地区,还是在内地,一般都是绿、青、白三种颜色,有少女、媳妇、老人之分。一般少女戴绿色的,已婚妇女戴黑色的,有了孙子的或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戴白色的。

3、婚礼

各地回族婚礼形式多种多样。比较一致的程序是请媒人提亲、说色俩目(也叫定茶),插花(也叫定亲)、迎娶、念尼卡哈、撒喜、闹洞房、摆针线、回门等。

扩展资料: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回回”最初为他称,后来才演变为自称。“回回”一词,最早见于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指唐代以来安西(今新疆南部及葱岭以西部分地区)一带的“回纥”人(“回鹘”人)。

“回回”可能是“回纥”、“回鹘”的音转或俗写。南宋时,“回回”,除包括唐代的“回纥”、“回鹘”外,还包括葱岭以西的一些民族,这都和现在所说的“回回民族”不同。

十三世纪初叶,蒙古军队西征期间,一批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人以及波斯人、阿拉伯人,不断地被签发或自动迁徙到我国来。他们主要以驻军屯牧的形式,以工匠、商人、学者、官吏、掌教等不同身份,散布在我国各地。他们被称作“回回人”,是当时“色目人”的主要部分,后来他们也就以“回回”自称了。

参考资料:

回族-百度百科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