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生活百科书籍 教育幼儿的书籍有哪些

一、儿童生活常识书

1.幼儿生活小常识有哪些

为了幼儿的身体健康,为了幼儿能够茁壮的成长,家长们在平时的生活当中,必须要让幼儿养成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因此,家长们必须要了解幼儿生活小常识,有助于帮助宝宝健康快乐的成长。

1、拥抱是一种力量,它是父母借着身体的接触在告诉孩子,我们永远爱你。这种爱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2、营造和谐亲子关系,一是要做到“言传”与“身教”并重;二是要做到关注孩子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并重。

3、如何管理压岁钱,家长应当起引导作用,培养孩子的理财意识,让压岁钱能成为最有效的工具,给孩子上一堂理财课。

4、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发部队,善用好奇心的求知动力,可以开户孩子智慧之门。

5、家长应注意限制孩子过多地吃糖或甜食,这样易使体内的钙和维生素D被消耗掉,导致身体缺钙。

6、久存的水会被细菌污染,不利于身体健康,还会诱发多种肠道疾病。因此更要切记久存的水不宜给儿童喝。

7、切勿忽视孩子粗粮的摄入,粗粮中含有丰富的营养,多给孩子补充粗粮有益身体健康。

8、家长要注意和孩子之间的沟通,正确的沟通方法是形成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

9、尊重孩子的意愿,正视孩子的价值更有利于让孩子获得独立成长的安全感。

10、水果营养丰富,易感冒的孩子多吃些颜色深的水果可以起到预防作风感冒的作用。

11、在家庭生活中,应当放手让孩子参加自我服务劳动,让其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让孩子形成独立的性格。

12、从小鼓励孩子多学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丰富孩子的社会经验,对培养孩子气质十分有益。

13、菠菜营养丰富,富含铁、维生素C等。

从幼儿生活小常识当中,我们了解到幼儿的饮食、心理等各方面的常识,这样有助于家长更好的给幼儿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健康的饮食,健康的心理。

2.有关育儿知识的书有哪些

《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

这是每个新生儿父母都应该买的书籍,崔玉涛是和睦家的儿科主任,有20多年的儿科从业经验。这本书包括营养与饮食,关于常见病,悉心护理三部分,每部分都非常实用,比如发烧咳嗽如何应对,怎么让宝宝好好吃饭,腹泻便秘如何应对等等,属于必备的书籍,新生儿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这本书都有涉及,全书共274页条理清晰,阅读起来很轻松。

《申宜真幼儿心理百科》

申宜真是一位韩国的妈妈,是小儿精神科教授,这本书主要讨论的是儿童心理方面的问题,比如不愿去幼儿园,注意力无法集中,爱说谎等等。相近的文化背景,以及举例式的写作方式,使得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高,阅读起来十分顺畅,如果你的宝宝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小思想,那么请开始阅读这本书,读过之后你会更了解他们的世界,能够陪伴他们更好的成长。全书470页,属于大部头的书籍,阅读起来很顺畅无压力。

《捕捉儿童敏感期》

作者是孙瑞雪,敏感期这个题材可能是很多家长都不知道的,比如宝宝吃手,不分享,说谎,打人,咬人,这都是敏感期的具体表现,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必经之路,有些家长可能会误认为孩子不听话,调皮捣蛋,继而采用错误的管教方式。

书的题材非常好,也很实用,但是可读性比较差,文字表达不是很流畅,我是耐着性子看的。全书共324页,阅读起来较吃力,建议让爸爸阅读:D。

3.如何给宝宝选择安全知识的书籍

做好宝宝的安全防范工作 1、2岁的孩子对物品安全与否一般不会鉴别,只要他们觉得有趣就会去摸摸或尝尝,所以,做为父母或保姆应十分注意孩子的安全。

那么在家里有哪些安全保障呢?1.室内的安全照看小孩之前,应先将室内和院子作全面的检查,对孩子安全有碍的东西,应予以处理。可以注意以下几方面:(1)将所有不希望孩子碰撞的贵重物品,放到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2)室内装饰物品应该注意选择或注意收拾好(玻璃器皿等)。(3)电插座应用绝缘胶带把它遮住或放到孩子摸不着的地方。

(4)将热水瓶放到孩子摸不着的地方。(5)将暖气管和暖气片用东西盖住。

(6)经常注意地上或其它物品上有无碎刺或松动的铁钉、螺丝钉。(7)绝对要注意将药品、洗发精、清洁剂、杀虫剂、松香油、煤油及其它有毒物品放到孩子摸不着的地方或锁起来。

(8)不要将易燃易爆物品贮存在家中,如果必须贮存一定要放在安全的容器里。(9)家里每个房门都应把门锁收拾好,以免孩子被反锁。

不宜让孩子随便出入的门可将门锁上。(10)随时注意清除屋内外剥落的油漆或墙土,避免小孩吃后中毒。

(11)将坏掉、有尖角、配件已经松动或易于吞食的玩具扔掉。(12)收拾好日用的针、线、剪刀、铁钉以及厨房用的菜刀、锅铲等尖锐危险物品。

(13)将水壶或饭锅类的握柄,转到火炉内侧。(14)随时注意检查煤气或其它做饭燃料是否安全。

(15)不要让孩子玩火柴。(16)随时检查家具是否坚固,不致使小孩拉倒而受伤。

(17)家中有地毯的,要将地毯贴住或用线固定,使它不会滑动。2.玩具的安全作为父母和保姆应该懂得一些最基本的选择玩具的标准以及重新检查玩具的方法,以确保孩子的安全:(1)选购玩具时,应注意孩子的年龄阶段。

适合大孩子的安全玩具,不一定适合婴幼儿。(2)婴儿玩具应该选择大一点无法吞食的,玩具上如果有线,不宜超过30公分。

(3)婴幼儿玩具还应选择不易拆卸,没有易于放到耳朵、鼻子、嘴巴等处的小零件。(4)不要选择用玻璃和易碎塑料做成或带有线圈、铁钉和突出针刺的玩具。

(5)不要购买易破裂或有锯齿边的玩具。(6)使用电动玩具时,应检查电路是否安全。

年龄太小的孩子不宜玩电动玩具。(7)购买的玩具是安全的,但如果不好好保养或检查,就会随时出现危险,所以每过一段时间,就要检查玩具是否安全。

4.小学生《百科知识大全》内容是什么

这本书上介绍了很多关于动物、军事、科技、植物、地球、宇宙等方面的知识,内容丰富而且还有许多相关的图片,通俗易懂。

百科知识模块帮孩子放下沉甸甸的书包,以最轻松的姿态来阅读这个世界。

透过《百科知识大全》让视野扩容,在这里,或知识或故事的文字娓娓道来,就这样缩短时与空的距离,让昨天、今天与明天衔接成一条光滑的弧线。

走进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破解科学之谜,感受历史的沧桑,享受文学和艺术的魅力。

扩展资料:

《新少儿百科知识大全》是2008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锦党。

是一套能看、能听、能说、能画、能玩的童书,是一套幼儿和家长共读互动且可以反复阅读的童书。

从儿童的阅读特点和兴趣出发,采用开放式框架,大场面图设计,从幼儿身边的生活入手,帮助引导幼儿快乐地积累关键经验,促进幼儿动脑和思维的发展。

《新少儿百科知识大全:历史文化常识(注音版)》以满足少年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基础,精选孩子们感兴趣、想知道或有必要了解的天文地理、科学技术、动物植物、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带领小读者一起邀游茫茫宇宙,了解国内外的风土地貌。

二、儿童读物的书名有哪些

1、《不一样的卡梅拉》 《不一样的卡梅拉》六册,第7册是新出版的,《我要找到朗朗》。 适合年龄:3-10岁。 买这套是因为这个评论:快乐也需要理由么?是的,需要的。 其实,任何一种幸福的感觉,都需要一个理由。只不过,让一个孩子快乐的理由可以是那么简单而微小,而正因为过于简单和微小,才常常被已经长大的我们忽略。

2、《嘟嘟和巴豆》 适合年龄:3-6岁,共10册。为什么喜欢这套书?因为图画太美,我似乎看到小小的我,在那个美丽的世界是生活。 

3、《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 适合年龄,3-6岁。适合是学前儿童。因为书里面有注音,给太小的孩子读注音就全浪费啦。孩子太小的话先不要买,免得还没读懂全撕掉了。我就有好多类似的惨痛经验。 

4、《父与子》 里面的父亲所做所为令人感动,我常常看得又笑又热泪满眶。 

5、《小花兔学字母》 这只小兔子漂亮得没话说。颜色也好,教宝宝学会颜色、数字、时间、形状等等。我有点奇怪,为什么小孩子全喜欢小兔呢?我家小泥见到小兔就要抱抱。没说的,兔子画得我都爱死了。 

6、《小兔汤姆》(一) 这套适合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读。强烈推荐的书!!共六册:《汤姆上幼儿园》《汤姆在海滩》《汤姆丢了》《汤姆的小妹妹》《汤姆挨惩》《汤姆住院》 

7、《神奇校车》(一) 适合小学生作为科普读物,事实我因为他的封面这么艳丽而复杂而一直很讨厌这套书。但是没想到这套书反响那么好。基本上这套书(共10本)以新颖活泼、好玩易懂的形式带孩子们进入科学领域。共10册:《地球内部探秘》《在人体中游览》《追寻恐龙》《漫游电世界》《奇妙的峰巢》《迷失在太阳系》《探访感觉器官》《穿越飓风》《海底探险》《水的故事》。

8、《屋顶上的小孩》 《屋顶上的小孩》是比较伤感的书籍,跟《苹果树外婆》类似,是一种以亲情打动人心的读物。我觉得这些书适合小学生阅读,能适当地教导小孩子开始认识自己的感情。 

9、《小熊宝宝绘本》 畅销书之一,线条十分简单,内容丰富,涵盖了幼儿生活的吃饭、睡觉、洗澡、穿衣、问好、交友等。增长知识的同时能开发宝宝的智力潜能。同《噼里啪啦》纵书同一个作者哈,因为《噼里啪啦》颜色太乱啦我把它放在后面。一样是开启儿童智力,教导宝宝熟悉日常生活环境的书籍。 

10、《窗边的小豆豆》 ( 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33种文字全球畅销。日本有史以来图书销量排行第一名,日本版销量938万册。)数字不一定说明问题,数字只是供我们参考。这本书目看完极之温馨感动,我的一位朋友语妈妈也极喜欢。是一部必看的书。本书不是绘本,适合10岁左右的小学生阅读。

扩展资料

儿童多读书的益处

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因为读的书多了,孩子的心中自有一个小书库,不管遇到什么题材的作文,孩子心中的那个小书库就会开始自动搜索有关的知识,这样一来,不至于在写作文的时候东拼西凑只为凑一个字数。一定要记住,读书,是孩子写作最好的锻炼。

开拓孩子的智力发展

读书少的孩子,学习起来总会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读书多的孩子,相对而言,他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较强。读书多的孩子,当他去思考问题时,丰富的语言能力就会帮助他更深刻的理解问题并解决问题,他的钻研型就会相对提高很多,那么对他的思维能力以及智力开发就有很多的益处。

培养孩子的气质

多读书的孩子,他的言谈举止总会有一种气度,那是任何金钱也买不来的气质,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因为读得万卷书,孩子所接触的层面就会广,在与人交谈时不至于畏手畏脚毫无胸墨,这种气质孩子会一生受益无限。

增加孩子的知识面

每一个孩子都是块可以开发的玉石,而读书,就好比打磨玉石的过程。因为读的书多,一些比较难的学习领域他就会有接受的能力,并能更好地理解与学习,这是任何辅导班也做不到的事情。

激发孩子的语言能力

一个几乎不爱读书的孩子,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差,如此一来孩子的交际能力会很弱。即使孩子是个“小话唠”,那么他的语言也仅局限于无重点的絮叨。因为语言能力差,孩子就会越发的不爱与人沟通,时间久了,孩子变得沉默甚至寡言木讷,这是值得我们家长深思的问题。

增强孩子的交际能力

当一个孩子不读书的时候,他的知识面就会很浅,那么理解能力等等各方面就会很弱,和别人交往的时候,会因为胸无点墨而变得畏畏缩缩。而读书多的孩子,会因为有很多的知识在大脑里,和别人交流的嘶吼不怯场,自然就能提高交际能力了。

三、教育幼儿的书籍有哪些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美国)

这本书通篇讲述的只有一个道理:对感受要宽容,对行为要严格。它的副标题为“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果沟通的方法”。这本书理论极少,事例极多,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父母怎么和孩子沟通,适用于3岁以上孩子的家庭。

2、爱和自由

从这里你可以读到什么是爱,什么是自由。“孙瑞雪小学”中的“孙瑞雪”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她积极倡导蒙台梭利教育,把蒙台梭利的观点都写进了这本书,并把陪伴和倾听都用于她的教学实践中。这是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一本书。什么是真正的爱?要不要给孩子自由......

3、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作者既从教育者的角度阐述了科学的教育观,又从妈妈的视角讲解该如何处理孩子在成长路上面临的种种问题。书中的案例非常实用,贴近生活、来源生活,为父母培养孩子,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典型的标本式的案例集合。

4、童年的秘密(意大利)

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作为家长,想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走进孩子的心灵,读这本书会有很大的帮助。尊重孩子贯穿了全文,蒙台梭利也始终在强调这一点:尊重孩子,敬畏孩子,孩子是成人之父。

5、儿童心理学(英国)

这本算是很入门级的儿童心理学书籍,内容很专业,深入浅出。简单的讲述了一些心理学的概念和一些常见的认识错误。比如说单亲家庭对于孩子会产生负面影响。实际的研究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说法。

扩展资料:

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

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在中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

幼儿园教育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对象,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的幼儿教育政策,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改革成果,交流幼儿园、托儿所、家庭教育经验,介绍国内外幼儿教育信息,提供幼儿教育活动材料和教学参考资料。

智力开发的最佳期

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前获得的。

美国生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是大脑生理发展的最快时期,一个成年人脑重约为1400克,其4岁时约为1000克,8岁时约为1300克。

日本学者木树久一指出,儿童潜在能力遵循一种递减的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教育,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就只能具有60分能力的人。

由此可见,幼儿大脑发展速度之快。在儿童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的作用也特别大,因为智力与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若在这个时期内,对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家长、老师说“好”,就是“好”,家长、老师说“坏”,就是“坏”。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性教育的关键期

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性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女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女孩,就成为女性化男孩。如果女孩把自己看作是男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男孩,就成为男性化女孩。这称为性角色畸形。

总之,幼儿是智力开发、人格健全、性教育的关键期。在幼儿教育上,主要是引导幼儿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来应付以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所以,幼儿教育是决定人生命运与幸福的终身大事。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