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西游生活百科全书 梦幻西游手游龙宫百科全书 门派属性合辑

一、我的网络生活作文

信息时代的步伐越来越快,在网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一只小小的“网虫”,感受了网络的多彩,网络的丰富,网络的神奇,网络的无奈。

我是一个读书爱好者,我深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平时,都是妈妈给我买书,因为我特别喜欢看书,就三天两头地缠着妈妈给我买。时间长了,妈妈受不了了,说什么花钱太多了等等,让我非常扫兴。后来,我上网时偶然浏览到了读书网,这使我眼界大开。从那以后,我就经常光顾读书网,什么《正说汉朝二十四帝》、《易中天品三国》、《逐梦天下》、《兽王》、《仙楚》等等,都是我的最爱。在书中,我欣赏到了作者所描绘的梦幻般的境界和优美的语言;领略到了英雄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懂得了做人要诚实守信的道理。我常常神游其中,真使人心旷神怡,怡然自得。嘿嘿,这样,还为妈妈节省了不少钱,免去了许多使人心烦的唠叨呢!

我还经常到作文网“观光”,这样,欣赏美文便成了我的另种一享受。有时,我也把我的作品发到网上,偶尔还有稿费挣呢。它使我增强了写作兴趣,提高了写作水平。

有时,我们学习中经常要查阅资料。以前我主要的途径就是去百科全书中查找,这要花费许多的时间和精力。现在,我可以通过网络轻而易举地来完成这些事情了,使我足不出户就可以找到想要的资料。

进入初中后,知识更加深奥了,学习也骤然变得紧张了起来。为了能使我的成绩优异,我特意把我的数学老师加为“我的好友”,晚上写作业遇到不会的题时,就可以及时地向老师请教。网络真是太神奇、太丰富、太美妙了。

我对网络游戏也情有独钟。我非常喜欢玩的游戏有《梦幻西游》、《梦幻国度》、《冒险岛》、《QQ堂》、《跑跑卡丁车》、《大唐》等。爱玩是我们小孩子的天性,很多时候我玩的不亦乐乎。今年暑假,最使我难以忘怀。聊天、游戏、PK等使我神魂颠倒,顾不上吃饭、休息、写作业,本来视力就不好的我下降得更厉害了。妈妈看我这样,下了最后通牒,不许我再碰电脑了。我每天心里痒痒的,每每想到游戏中的精彩场面,就像百爪挠心一样。后来,我每天学习《新概念英语》,还帮助妈妈做一定的家务,如洗碗、扫地等。妈妈才允许我每天玩上一个小时。每次,当我玩的兴致正浓的时候,妈妈都会说:“时间到了!”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离开我心爱的电脑。唉,电脑真是让我无奈呀。

现在,有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些网吧里的业主见钱忘“德”,诱惑青少年光顾非法网站,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了污染,所以,我呼吁广大青少年,要安全、健康、文明地上网,让网络成为我们生活的帮手,学习的老师,友谊的桥梁吧!

二、《西游记》简介(300字!!!)

《西游记》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这个问题到现在众说纷纭,有的认为它是一部神魔小说,有的则认为它是一部玄幻小说,还有的认为它是一部浪漫主义小说,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最高峰,反驳者说它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这些看法未免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之所以被列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就说明,它首先是一部古典文学作品,是长篇小说。至于小说的内容是什么性质,神魔还是玄幻?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抑或两种手法的相互结合?是可以加以探讨的。但是,长期以来,对《红楼梦》的研究,已经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研究,也有不少学者和著作。自易中天《品三国》以来,把古典名著作通俗化宣讲,已经形成一定的气氛和模式,而《西游记》却鲜有品评。这一方面说,《西游记》是一部特别博杂的著作,很难对它进行品评或消解;另一方面,也说明,《西游记》还没有能够引起学者和专家的重视。因此,对这样一部小说作出合理而准确的品评,首先了解或考察一下它的成书过程,是十分必要的。

一、《西游记》的成书过程。

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和考察论证,《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已经成为定论。也就是说,它是一部私人著作,作者有名有姓,还有考古发现为证。但是,这部小说在定型之前,也与《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一样,经过很多年很多人的口头传播和演绎。从故事内容的真实性来看,它源于唐太宗时期玄奘去天竺诸国取经的历史事实。玄奘是一个和尚,唐太宗选他西去取经,是经过反复考察才决定的。一是玄奘比较热心研究和传播佛教,二是他对大唐帝国无比忠诚,是厚道人,长相也带有中国特征。他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七年的长途跋涉,到达阿富汗和印度等国,取经归国后译成佛家经典七十三部,堪称历史伟人。他的徒弟沙门慧立写作一部《慈恩三藏法师传》,记载了他们沿途所遇到的山河险阻、恶劣气候、野兽侵袭,妖魔鬼怪,以及所见异国风土人情、奇特的自然现象等。这是一部传记性记实著作,受时代局限性,里边不少带有迷信色彩和宗教色彩的东西。同时也留有很大想象空间,为后来的演绎者提供了历史脚本。

与此同时,玄奘的另一徒弟辩机,根据玄奘的口述,也录成一部《大唐西域记》,成为唐代寺院的俗讲题材。因为他们要弘扬佛教,也需要讲一下取经的故事,以配合佛教内容的灌输和讲解。到了宋代,这两本书逐渐演变成《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这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已经远离历史史实,演绎成为说书者的故事。其中增添了许多内容和人物,比如:弟子悟空成了“猴行者”,沙僧成了“沙和尚”,西王母也被纳入西天取经故事中,白衣妇人演化为“白骨精”。但猪八戒还是没出现。

唐僧西天取经故事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金元时期。元代有吴昌龄的杂剧《西游记》、杨景贤杂剧《西游记》六本二十四折,元末明初无名氏《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这时候,猪八戒已经被写进取经故事。孙行者的神通更大,性情带有几分野性。增加了取经之前大闹蟠桃会的情节。过女人国和火焰山,也是依《诗话》而生发。托塔王李靖、哪吒、而郎神等一批神话人物也加进来。这个时期的取经故事,逐步演变为带有个人传记性质的故事。如金院本《唐三藏》、《二郎神锁齐天大圣》等。

需要注意的是,唐朝的对外开放,带来的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西游记》的故事在整个亚洲特别是东亚流传极广。远在日本江户时代的宝历八年(公元1758年),日本著名小说家西田维则就开始翻译,经过三代人七十四年的努力到天宝二年(公元1831年)完成。著名的《绘西游记》也在天宝八年译成。以致《西游记》在日本一直流传不衰。他们流传去的版本,为后来考证《西游记》的作者提供了较为原始的资料。研究者还发现在朝鲜汉语教科书《朴通事谚解》中引述“车迟国斗圣”故事片段和八条注,这部书中有一段对话:一人说要买《赵太祖飞龙记》、《唐三藏西游记》;一人说为何要买“那一等平话”?那人回答:“《西游记》热闹,闷时节好看”。下面便叙说孙行者过车迟国和伯眼大仙斗法的一段情节。与小说《西游记》第四十六回大体相似。从中可以看到西游故事的主要人物、情节和结构均已定型。今本《西游记》的一些主要情节,大体上都具备了,只是描写还不够精细。这说明,在吴承恩整理撰写《西游记》之前,元代曾经有过一本叫《西游记》的平话。因此,可以说,《西游记》的演变过程,是民间集体创作的结晶。

在吴承恩之前,还有丘处机的《长春真人西游记》。于是便有人错认为《西游记》是丘处机所作。清朝的汪象旭就在所撰《西游证道书》中提出《西游记》为南宋时的邱处机所著。这一看法提出后,清朝的文人大多赞同。但是,清朝末年纪昀等人开始怀疑此说,认为《西游记》中多处描写明朝的风土人情,而邱处机是南宋末代人;此外《西游记》中多处使用江苏淮安方言,而邱处机一生在华北地区活动,并未在淮安居住过。也有明朝清朝道士、文人以为《西游记》是道士炼丹之书。

清中叶以后,吴玉搢《山阳志遗》、阮奎生《茶余客话》、丁晏《石亭记事续编》等淮安人著述,根据《天启淮安府志》及小说中方言俚语等材料,提出作者是吴承恩,但未得到响应。但是,他们的研究结果更接近事实,因为他们有许多无可辩驳的历史和考察资料。

直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胡适在《西游记考证》、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才集中论定作者为吴承恩,并得到普遍赞成。但也有一些研究者认为,《淮安府志》所著录的吴承恩《西游记》是否就是今存百回本小说《西游记》,尚需作进一步的证明。理由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友人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西游记》一事;二是《淮安府志》所载吴承恩著《西游记》一事并未说明是演义、稗官,而通常情况下演义、稗官是不录入地方志的;三是在清朝藏书家黄虞稷所著《千顷堂书目》中吴承恩所著《西游记》被列入舆地类(即地理类)。

清初学者吴玉,在乾隆十年(1746年)纂修《山阳县志》时,又见到明代天启年间《淮安府志》卷十九《艺文志》一《淮贤文目》载:吴承恩《射阳集》四册□卷,《春秋列传序》、《西游记》。这说明吴承恩在山阳时所著书籍有个详细的目录,《西游记》是列在其中的。在吴承恩任过县令的长兴县,1954年前后还曾出土过《西游记》手稿。

据沧浪书院考古发现:吴承恩晚年因一宗冤案获罪,出狱后赴蕲州(今蕲春县蕲州镇)任荆王府“纪善”(明代亲王属官,行“讲授”之责)。第一代荆王是明仁宗的儿子,封地原在江西,后迁在蕲州(县级州),在蕲州已经五代。现收藏于江苏淮安县的吴承恩半截棺头板,上面亦有“荆府纪善”字样。吴承恩的晚辈吴国荣在《射阳先生存稿跋》中,也提到此事。这些物证和史证,说明吴承恩晚年确实生活在蕲州。正是这个时期,吴承恩写成了《西游记》。在《西游记》中,随处可见蕲州的山水形貌和乡风民俗。

再后来,资料证明吴承恩就是《西游记》作者的论据似乎更多起来,而且更有说服力。主要有:一,吴承恩的个人情况与《西游记》创作者的特征完全吻合。二,对各种质疑给出了较为合理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解释。三,语言学研究发现,《西游记》使用的语言,乃是淮安一带方言。这也是最有说服力的研究。1980年以后这方面的研究有突破性进展,几乎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吴承恩就是《西游记》的作者。(相关的研究请参阅刘修业的著作及颜景常著《〈西游记〉诗歌韵类和作者问题》)。在淮安,吴承恩的故居又有一些新发现,而且还动用了法医为吴的头骨进行了鉴定,他的享年应该在72岁到74岁之间,误差不超过两岁。那些认为吴承恩活到八十多岁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据考证,《西游记》的版本较多。明朝流传的《西游记》,各种版本大都没有署名。现存最早的是金陵世德堂刊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二十卷一百回,一般认为是刊于万历二十年(1592)。这个《西游记》版本的出版单位是蕲州的金陵书院。因此,《西游记》的原始版权属于荆王府所有,具体人是荆王室的朱鼎臣。万历、崇祯间另有三种百回本,均无专叙玄奘出身的一节故事。清初汪象旭、黄周星评刻的《西游证道书》才补入玄奘出身这一节,成为第九回,把原来的第九、十、十一三回的内容改成第十、十一两回,后遂成为定本。自鲁迅与胡适确认吴承恩为《西游记》作者以来,解放后出版的各个版本的《西游记》,都以吴承恩署名。

经由吴承恩的重新构思、组织和编写,较之此前流传的传记、传说、故事、诗话、评话,小说《西游记》不仅内容大大丰富,前七回基本上就是孙悟空的小传,从出生、学艺,到亮相,大闹天宫,戏耍蟠桃会,得罪玉帝,请来佛祖将其压于五行山下,后又中新起用。人物描写比较集中,人物性格发展规迹非常清楚。后八十多回的故事情节更加完整和严谨,而且人物塑造更加鲜活、丰满,还增加了许多新的人物。《西游记》的想象更加多姿多彩,语言也朴实、通达,属于半文言,应该是当时淮安一带的口头语言。特别是增加了童趣,使这部宏著更加适合于儿童欣赏,简直是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更为重要的是,小说《西游记》在思想境界、艺术境界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谓集大成者。(小说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另外撰写,在此文中不再涉及)。

明朝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将《水浒传》与《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定为“四大奇书”。因为那时《金瓶梅》已经问世。再后来,《红楼梦》横空出世,《金瓶梅》被列为色情禁书,《红楼梦》就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一起并列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结束了魏晋以来搜神志怪小说的短小模式,将神魔志怪小说推向了长篇小说的高峰。《西游记》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通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结合起来,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既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又在一定程度上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因此,说它是一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完美的作品,也丝毫不觉得过分。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公认的浪漫主义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所谓“光辉思想”,我认为就是《西游记》中所表现出来的民主主义思想,因为它是反封建专制的,影射当时腐败明朝廷的。《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这主要是从艺术性上来加以肯定。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来种文字流行于世。《西游记》大胆而丰富的想象,说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而又富有奇特想象力的民族。

《西游记》问世之后,它与其它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一样,也有许多续作或续书。百回本《西游记》问世之后,很快风行一时,并且出现不少《西游记》的续书。比如:《南游记》、《东游记》《后西游记》《续西游记》等等。这些续书又分几种情况:一种是模仿《西游记》笔法,选择相似的题材,偶尔借用一下前书的人物,如《南游记》、《东游记》,从书名就可以知道是模仿前者,另外孙悟空、观音等形象也在里面出现。可笑的是,《南游记》居然为孙悟空编出了一大帮儿女,尤其是那位女儿“月孛星君”,泼辣得很呢。《东游记》中孙悟空嫉恶如仇的脾气不减当年。因为八仙与龙王争斗不休,玉帝派兵擒拿,惹恼了大圣,“一棒打下,二十万天兵没其一半”。这种其实还算不上严格意义的续书。真正意义上的续书主要有这样三部:《续西游记》、《西游补》、《后西游记》。清末民初又有《也是西游记》、《西游新记》等。此后还有一些续作。以上这些续书,从整体上看,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不及原著,然各有特色,均有一些精彩的章节,具有一定的可读性。

作为一部富有魅力的伟大作品,《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广为流传。它不仅成为中国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成为世界人民喜爱的作品。现在,既有美国版的《西游记》,也有日本版的《西游记》。它被人们称为跨越时代,跨越民族,跨越国度的“三跨越”作品。到目前为止,已有英、法、德、西、罗、日、朝、越等多种外文译本。仅在日本的日文译本就达三十余种。译名也有多种,例如:《圣僧的天国之行》,《一个佛教徒的天国历程》,《猴》,《猴王》,《猴与猪神魔历险记》。最早关于唐僧取经故事是明代前期的朝鲜文译本和18世纪中叶的日文译本。

改编为电影的有:《大话西游》,《新西游记》(台湾版,1982年),《齐天大圣东游记》(香港版,1995年)。

改编为电视剧的有:《西游记》(中央电视台);《西游记》(无线电视剧);《西游记》(2006年日本电视剧);《西游记》(台湾版,1983年);《齐天大圣孙悟空》(港台合作,2002年);

日剧西游记系列。

改编为动漫卡通的有:《大闹天宫》(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64年);电影动画短片〈铁扇公主〉;连环画《西游记》;连环画(漫画)《七龙珠大圣王》;日本动画《最游记》系列;电视卡通《太空西游记》(日本版,1980年代,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皆有自己的太空船,相关图可见此,图中为孙悟空造型);漫画《最游记》。

其它衍生作品有:京剧《三打白骨精》,儿童故事《猪八戒吃西瓜》等。

自从网络开通以来,网络小说《悟空传》、网络游戏《西游记MUD》、网络游戏《梦幻西游》等也相继诞生,恶搞《西游记》的也不少。

这说明,《西游记》已经成为一座艺术宝库,可待开发的艺术形式还有很多。

二、吴承恩其人其事。

从小就看《西游记》连环画,长大之后又读原著。在我的印象里,能写出《西游记》这样一部旷世经典著作的人,应该具备几个特别的条件。一是作者有一颗至老不衰的童心,因为《西游记》太了解儿童的心思,好像是专门为儿童准备的小说。二是要有极渊博的知识,三教九流都要熟悉,儒释道贯通融为一体,还要精通诗词歌赋。三是想象力极为丰富,天上地下,阴曹地府,没有他想象不到的地方。四是要生活在沿海地带,去过花果山,水帘洞,有经济基础作后盾的先进思想,即民主精神,或曰无政府主义思想,不然就不会有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吴承恩恰恰具备了这些条件。

根据史料,我初步整理出吴承恩的成长及生活规迹。

吴承恩,生于1506年,卒于1582年。他的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怀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他生于一个有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他的父亲吴锐做过明代的小官僚,是个好学不倦的知识分子,经商之余爱读书。这就使吴承恩一出娘胎就成长在好学的氛围中。吴承恩在纪念父亲的《先府宾墓志铭》中。写到这一点:“性一无所好,独爱玩群籍。不问寒暑雨旸,日把一编坐户内。大官过。亦不知,前弱呵之,乃徐起。自六经诸子百家,莫不流览.独《尚书》、左丘明《春秋》未尝一日置也……每读书至屈平见放,伍大夫鸱夷,诸葛亮出师不竞。周子隐战没,檀公被受,岳鄂武穆死诏狱,未尝不双双流泪也。”(见吴承恩《射阳先生存稿卷之三》)。他的父亲吴锐性格乐观旷达,奉行常乐哲学,为他取名承恩,字汝忠,意思希望他能读书做官,上承皇恩,下泽黎民,做一个青史留名的忠臣。

1、生活经历。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少年时,就已名冠乡里,他除奋好学外,特别喜欢搜奇猎怪,爱看神仙鬼怪,狐妖猴精之类的书籍。如《百怪录》、《酉阳杂俎》之类的小说野史,这类五光十色的神话世界,潜默化中养成了搜奇猎怪的嗜好,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

青年时代的吴承恩是狂放不羁、轻世傲物的年青人。社会地位的低下,贫穷困苦的处境,使他对当时的社会极为不满。吴承恩约二十岁时,与同乡一位姓叶的姑娘结婚,婚后感情甚笃。嘉靖十年,吴承恩在府学岁考和科考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取得了科举生员的资格,与朋友结伴去南京应乡试。然而才华不如他的同伴考取了,他这位誉满乡里的才子竟名落孙山。

第二年春天,他的父亲怀着遗憾去世了。接受初次失败的教训,吴承恩在以后三年内,专心致意地在诗文上下了一番苦功。然而在嘉靖十三年秋试中,他仍然没有考中。吴承恩羞恨交加,这年冬天,竟病倒了。两次乡试的失利,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对吴承恩的打系是沉重的。在他看来,考不取举人,不仅付资无由,而且愧对父母,有负先人。但他并不以为自己没考取是没本事,而只是命运不济,他认为“功名富贵自有命,必须得之无乃痴?”

他父亲去世以后,需要操持全家的所有开支。但他却没有独立支撑门户的能力,更没有养家活口的手段。家中生活来源,除了每月从学府里领回六斗米外,只能坐食父亲所留遗产了。品尝了社会人生酸甜苦辣的吴承恩,开始更加清醒地、深沉地考虑社会人生的问题,并且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进行抗争。从此,他开始了《西游记》的写作。

吴承恩有三位好友:沈坤、李春芳、朱日藩。前二位是状元,后一位是进士。这三位走的是科举成名的道路。获得举世闻名的成就,有权有势。荣华富贵。其中朱日藩为人内向,精通八股,对吴承恩非常关心。朱日藩字子价。号射陂,宝应县人。嘉靖甲辰进士,历官乌程令、南京刑部主事、南京兵部车驾司员外、南京礼部主客司郎中、升九江知府,卒于官。擅长诗与书法,著有山带阁集三十三卷。

三、梦幻西游手游龙宫百科全书 门派属性合辑

此文从加点、宝石、修炼、装备、宝宝、任务、pk六个方面对《梦幻西游》龙宫职业展开讨论,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一、加点。

结论:

本人两套加点分别为4魔1耐和5魔。

分析:

1力=1物伤+0.6法防+0.2速度

1魔=1法伤+5蓝+1法防

1体=8血+0.4法防+0.2速

1耐=2.2防御+0.4法防+0.2速

1敏=1.5速

游戏在40级时开两套加点系统,每天第一次切换免费,第二次切换5w银币,再切越来越多。龙宫加点基本三个流派,5魔、4魔1耐、3魔2耐。不加血是因为当前版本被玩家戏称“耐力西游”,耐力收益很大。而且普陀地府的治疗和吃药加血的数值都是固定的,血的质量尤为重要。

①3魔2耐,耐龙在杀星怒和高难度副本、活动、秘境中有出色表现。70级满宝石时打符可以达到1050左右的法伤,1200左右的防御。虽然比5魔少了140法伤,但多了308点防御。生存力大增,星怒等高难活动总要持续十回合左右,输出少点,多打一两回合总比一个三刀就躺下要好太多。但是门派活动,日常押镖等活动二三回合结束,多拖一回合明显节奏缓慢,pk时伤害不足(80级九转拉起来500血,容易卷不死)。

②5魔,暴力输出,不能保证满修满宝石的玩家生存会差。

③4魔1耐,比5魔少了70法伤(一个临时符的差距,临时符加40-70左右),但是多了154防御,适合平民。

二、宝石。

龙宫宝石基本都没有争议,只有鞋子的黑宝石需要说下。

平民玩家(没满四修的)鞋不用镶嵌宝石,留着钱干别的;

小康玩家主流神秘石。

进阶:

龙宫内战单p的话可以换两个低级黑宝石,使自己先出手,输赢可能就在一个龙腾之间。

而非主流的戴法是两个高级黑宝石。至少四修都满,满宝石的,能保证镶嵌两个九级黑宝石后速度比功法宝宝快的,可以考虑黑宝石(速度要考虑乱敏和阵法的影响)。

(70级时攻法宝宝可以喂月华露到80级,速度大概为390左右)

停69的没有70简易鞋就别考虑黑宝石了,两个七级速度不够。

分析:

因为五个属性中只有加魔不加速度,所以注定龙宫是六职业中最慢的。加2耐的龙宫能比5魔的快点,也就快20点左右的速度。

平民如果抗封修不满就不要打神秘石了,浪费钱,没什么效果。不能保证打满级黑宝石比法宠和攻宠速度快的,也不需要打宝石了,反正都是最后出手。

我把不镶黑宝石的速度在260左右的叫龟龙,400多速度比攻法宝宝快的叫伪敏龙(因为加点没加敏。。。伪的),这两种没有好坏之分,只是pk时候需要搭配不同的宝宝,达到不同的效果,这个后面讲pk时候讨论。

在杀星怒和任务时候伪敏龙要好一点点,真的只有一点点,就是因为速度快能吃到怪的鹰飞(伪敏龙至少是满修满宝石的,怎么也比攻法宝宝抗打,而且只有满七修满宝石的队伍杀星怒才会带攻法宝宝),变相吸收伤害把。。。龟龙总是满血进满血出,攻法宝宝各种飞,同队狮驼死n回。。。(晚上挂机刷星怒,四输出一治疗,七、八回合结束)

三、修炼。

结论:平民玩家人物修先点到攻法8、人双抗5、宝宝攻法5;然后攻法10、人双抗8、宝宝攻修5,然后一点点均衡点修,不要偏科。

人攻法>人抗物理>人抗法>宝宝攻法>人抗封=宝宝双抗

宝宝抗封点了也没啥意义。点满的钱够买多少本高精神、高神迹和高鬼魂了。

分析:修炼和属性都重要,地位相同,不破防,没修炼也不掉多少血,满修炼,防御低一样疼。木桶原理,别偏科。

四、装备。

土豪有了一套成型装备后可以考虑弄套抗封的头鞋腰备用。

分析:因为最后出手,龙宫对特技的依赖应该是六门派中最低的。像大唐和狮驼,有没有破血等于两个职业,普陀地府无晶清、罗汉、慈航不幸福。龙宫可以说在装备上依赖最低。有高法伤项链和武器,其他装备穿环装输出也不差。

至于有人吐槽法爆几率低,穿了三个也没什么明显效果。但问题是还有其他选择么?

小康玩家入手70非简易高灵项链要考虑贬值问题,70高灵项链只算是过度装备,到了八十还需要换(70项链满法伤158、80的满伤180)。而头和鞋,80的只比70的多点防御,70的一直穿到到89都没问题。80腰带比70的满血多100,不换问题应该也不大。

(以上70、80装备对比分析只建立在不开10级宝石,不多开宝石孔,或者新出什么符文的情况下,毕竟至今为止连再续前缘测试区都没有到80的玩家。写本文时候测试区只有一位大神79级)

还有要普及的知识就是治疗强度,因为我也玩地府。地府和普陀的加血只有治疗强度、攻法修炼、技能等级影响,而治疗强度影响值,小到呵呵的程度。

特意和米叔测试了下,过程忘截图了。72普陀14修,144点治疗能多加100左右点血。如果修炼低,这个数会更小。

好奇的普陀同学可以摘掉自己武器的昆仑玉对比下加血效果。

像这个普陀武器完全可以用到89,一个区不会有几个双加体耐敏四十带特技的80武器吧。

还有人说是力五庄武器,你们真是太顽皮了。

特技:龙宫打架基本不是消耗战就是尸体战。有特技也没有怒气。。。如果非说有用的特技,那就是起死回生,龙宫慢,起死回生拉人能让人吃不到伤害,站得住,能放出来技能,就算是对面龙宫守尸体,1000多的血也不能死。

罗汉也不错,也可以考虑,只不过使用条件比较苛刻,一般都是辅助带罗汉。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