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_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有哪些

为什么说诗经被誉为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内容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爱情婚姻类、战争行役类、劳动生产类、政治批判类、歌乐宴享类、祭祀史诗类。《诗经》广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科学、文艺、道德、宗教等各个领域,因此又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古代百科全书是什么书?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初名《文献大成》,后明成祖亲自撰写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11095册, 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

永乐元年(1403年),朱棣决心修一部巨著彰显国威,造福万代。宗旨是“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最初令解缙主持编纂(规模147人),一年后修成《文献大成》,但朱棣亲阅后甚为不满,钦点姚广孝担任监修,同时编纂队伍扩大到了2196人(累计达3000多人),于永乐五年(1407年)定稿,朱棣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于永乐六年(1408年)才抄写完毕。

《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_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有哪些

第一部百科全书是《太平御览》。这部书成书于唐朝,由宋徽宗时期的许愿之等人辑纂而成。《太平御览》分为五十二种,共一百零四卷,收录了自秦汉以来的古代史、人物传记、文化常识、医学、法律、天文、地理、音乐、诗词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部集知识性、实用性、全面性于一身的百科全书。

《太平御览》是具有创新性的百科全书,它在内容、编排和目录上均具有新意和变化。它的编纂较以往的百科全书更加科学全面,清晰明确的目录结构,对于后世的百科全书编写也具有很高的指导作用。同时,这也是一部集中展现唐代文化最高成就的著作。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是什么?

《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它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它收录了古代重要典籍已达到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永乐大典》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

《永乐大典》所辑录书籍,一字不易,悉照原著整部、整篇、或整段分别编入,这就更加提高了保存资料的文献价值。《永乐大典》的正本约毁于明亡之际,清咸丰十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永乐大典》大多付之一炬。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