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生活百度百科-政治生活百度百科下载

什么是党员生活?

一、党的组织生活,主要是指党员参加所在支部的党员大会和党小组会,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单独召开的党内民主生活会。党的组织生活与党的生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党的生活所指的范围比较广泛,包括党的各种活动,例如党的小组会、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会议、党的委员会会议、党代表大会和代表会议、党内选举大会、党的民主生活会、上党课、集体阅读党刊和党内文件、听取党内报告,以及党内的其他政治活动等等。

总之,党的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都属于党的生活。

二、党章明确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由此可见,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章规定的一项制度,是加强党员管理,对党员进行批评监督,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一项组织措施,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每个党员都必须自觉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增强党性观念,努力做新时期的合格党员。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我国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积极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党内政治生活概念是谁提出的?

政治生活百度百科-政治生活百度百科下载

我们党最早使用“党内政治生活”概念是蔡和森。1926年上半年,蔡和森任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期间,应莫斯科中山大学旅俄支部邀请作了《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及其使命》的报告,系统回顾了我们党从成立到1926年的“党内政治生活”状况,还涉及“党的政治生活”“党的生活”“党内的生活”等概念。这些概念大致与后来使用的“党的建设”属于同一范畴。

正式把这一概念应用于党的建设要求的是毛泽东。他在1929年12月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指出,要“使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古田会议成为我们党开展严格认真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源头,但其后“党内政治生活”的规范概念在较长时间并没有运用开来,“党的生活”“党内生活”等相近概念的使用则没有间断。经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包括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初步形成。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