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预备说百度百科)生活预备说含义 2024-12-27 13:46:17 0 0 生活准备说名词解释? 生活准备说(theory of life-preparation),英国斯宾塞提出的关于教育目的的学说。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完满的生活作准备。这种完满生活包括五项活动: (1) 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2) 从获得生活必需品中间接保全自己的活动; (3) 目的在抚养教育子女的活动; (4) 与维持正常社会政治关系有关的活动; (5) 在生活中的闲暇时间满足爱好和感情的活动。 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属于哪一章内容? 第二部分为第三、四章,是对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及其重要特质适宜性进行了阐述。作者首先回顾了历史上有关生活与课程关系的三种主要观点:生活预备说、生活当下说、生活联系说。尽管对课程与生活的关系有不同的见解,但是就幼儿教育而言,它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因此,与生活紧密相连即生活化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特点。 早期关于游戏本质的学说主要有哪些? 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 游戏发生说的贡献在于突出了艺术的无功利性,但是把艺术的起源归于游戏又过于简单化。人类艺术的起源之一就有游戏说。 预备党员组织生活会不需要发言吗? 个体本位论和生活本位论的代表人物?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是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马利坦、赫钦斯、马斯洛。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个人本位论是主张以个人为本位,根据个人发展的需要确定教育目的和进行教育的一种理论。 生活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杜威。 斯宾塞提出了“教育准备生活说”的思想,也称作“教育预备说”。 在斯宾塞看来,教育应当教导一个人怎样生活,使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为完满的生活做好准备。 杜威正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的著名观点。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