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区角生活小百科_生活区区角介绍 2024-12-23 20:24:15 0 0 公鹿的角百科? 一般情况下有鹿角的是公鹿,鹿角是公鹿的特征,鹿角的生长与脱落受脑下垂体和睾丸激素的影响。是公鹿求偶炫耀的资本,也是公鹿们进行种内竞争和种间御敌的兵刃。而对于母鹿来说,是没有鹿角的。 梅花鹿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一般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 鹿角,指的是鹿科动物马鹿或梅花鹿,分布于新疆、青海、东北三省等地。鹿茸是鹿角的一种,雄鹿的嫩角没有长成硬骨时,带茸毛,含血液,叫做鹿茸。鹿,一般是杈角,也有非杈角的。鹿科是哺乳纲偶蹄目的一科动物,体型大小不等,为有角的反刍类。 口角的读音到底是jiao还是jue? 先说结论,现在应该普遍念jiao。但是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角”在现代普通话中有两读,jiao3和jue2,其实并非是它古代就是多音字,《广韵》记录的中古汉语语音中,“角”有“古岳切”和“卢谷切”两个读音,“卢古切”一读仅仅用作“角里先生”(也就是“甪里先生”)一词的读音,今天“角”的两读对应的都是“古岳切”一读。那为什么古代同一个读音,在今天的普通话里却跑出来了两个音呢?这是因为,“角”是个入声字,北京话中的古入声字,经常是有文读和白读两个不同的读音的,具体到“角”这个字,jue2是文读,而jiao3是白读。所谓文白读,就是旧时的读书音和说话音的区别,北京话的文读系统是明代从当时作为官方语言的南系官话中借来的,直到民国时期,北京话中还把“李白”读成“li3 bo2”,bo2就是“白”的文读音。在建国后普通话的审音过程中,入声字的文白读区别有的被取消(比如“白”的文白读区别bai2和bo2,就被合并了),有的则作为多音字被保留,并且文白读分别承担了不同的意义职责,比如说“桌角”的“角”读白读音jiao3,“角色”的“角”读文读音jue2。所以实际上,“张角”的名字,按理说是无所谓怎么念的,因为古今汉语发音并不相同,在张角活着的那个年代,他的名“角”只有一个念法,而并没有我们今天jue2和jiao3的文白读之别。非要说的话,其实念“jue2”比较符合旧时北京话人名该用文读念的传统,不过好像现在大多数人都念“jiao3”,那跟着念也并无不可。顺带一提,在张角活着的那个年代里,他的名“角”大概念*kɹo̙k一类的音。 本问题下的原本其他几个回答……真的是令人忍俊不禁,比如说某个被给予“专业”认可的回答,居然用《说文》的反切来论证这个读音问题,然而稍有音韵文字常识的人都知道,《说文》的反切是宋代之后才加的,用的是宋代的音切,东汉时期许慎的原文里并没有反切,如果有的话,那我们研究东汉的晚期上古音哪用得着费这么大劲去总结那时候的韵谱,还有该回答下维基百科的注音也是莫名其妙,汉语拼音“zhang jiao”用国际音标转写应该是tʂɑŋ tɕiau,dʒaːŋ dʒaʊ是什么鬼写法,普通话中根本没有dʒ这个浊音声母(不过该回答的答主态度比较端正,反切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其实用说文反切本身没问题,但是用来证上古音就……)。还有回答用诗词平仄证的,问题是《平水韵》中“角”是入声三觉韵的字写的明明白白,平水韵里也从来都没有跑出来过一个平声或者上声的的“角”的读音。涉及中国古代语音的并不只有诗词,有一门专门的学问叫音韵学,而且音韵学中也不用平水韵做研究,而是用更准确的《广韵》等切韵一系的韵书,平水韵说白了只是一个照抄《广韵》同用独用条例的缩编本罢了。总之,奉劝各位在答题前不要想当然,不懂的话就不要轻易强答。不过在本回答出现之后,本问题下多出了很多高质量的好回答,我在这里也算是抛砖引玉了。 收藏(0)